天台製作 • 《遙距在場》//天台製作 • 香港專業劇團

《遙距在場》第二階段

透過擬真技術瞬間「置身」不同地點,體驗與別不同的觀演之旅

機靈小巧的模型車配備鏡頭,蓄勢待發,潛入香港數個秘境,進行實地考察。配合特設的遙距在場模式,節目通過模型車帶領觀眾遊走於熟悉但從未踏足的城市角落,以陌生視角重新發現日常景觀。

觀眾兵分兩路,以「車手」或「天眼」的角色,登入展演現場。「車手」通過擬真技術坐上模型車,與秘境現場的人與物遙距互動,解鎖神秘情節,探索隱藏故事。「天眼」則可選擇視點,代入不同「車手」或宏觀廣角鏡頭,瞬間轉移,出入各個場景,拼湊出獨一無二的觀演體驗。

無論「車手」,還是「天眼」,觀眾都是借用模型車之軀,或鏡頭之眼,探索展演現場。這種遙距在場會是怎樣的經驗?以模型車引路,展開穿梭於虛擬平台與現實世界的歷奇,探問何謂「在場」。

「表演未來系列」第三個節目《遙距在場》結合表演、裝置及電玩技術,探討擬真技術如何推進網上演出的可能性。

程式編寫艾浩家
監製李婉晶
機械與電子黃智銓
助理監製王子欣
演出者麥晧鈿宋本浩梁澤宇楊之龑蘇巧珊
機械與電子製作及統籌梁嘉欣
「天眼」主持人李里莎馮海銳
用家介面設計彭浩正
3D模型美術鄭雪姬
主持直播系統Polygon Lab
  • 此為網上參與式節目。
  • 觀眾將於購買門票後3個工作天收到節目須知,內含節目當天觀眾需要登入的網站及資訊。
  • 觀眾請於演出前15分鐘登入相關網站作準備。
  • 參加者須自備可上網及可使用已更新之chrome/firefox/safari網上瀏覽器的電腦。節目暫不支援電話及平板電腦。
  • 為確保獲得最佳體驗,提議閣下戴上配備咪高峰的耳機。(使用手提電腦者亦可使用內置咪高峰)
  • 為確保最佳實時體驗,提議閣下使用WiFi或Ethernet連接至網上。行動網路或影響連線穩定,及引致較慢反應時間。
  • 主辦機構保留更改節目的權利。
《遙距在場》
《遙距在場》網上分享會

地點:網上進行

藝術家的話

《遙距在場》創作概念開展於新冠疫症高峰時期。2020年10月,疫症沒有退去,表演場館仍然關閉,整個表演藝術行業完全停頓。現場演出做不了,全球藝術家紛紛推出網上直播/錄播,但整體經歷卻缺失了重要的一環。

現場表演獨特之處,為表演者與觀眾可於同一時間、同一空間內分享作品;網上直播雖可解實時的問題,卻未能提供空間上共存的質感,令演出交流大減。但原來,網上已有一種能提供空間共存感的藝術形式存在-那就是線上電子遊戲。我們的研究方向從此轉移,變成探索如何遙距地創造這種共存空間... 但卻在真實的世界中,有著現場表演者。

此時,自由空間的同事促成了天台製作和擅長電子機械的媒體藝術家黃智銓合作,我們一同試驗不同的電子機械零件、電腦編程;嘗試發掘一種「化身」,能讓參與觀眾在真實空間內,擁有更大自由度或自主活動控制。

2021年3月的第一階段,《遙距在場》於網上進行十四場內部試驗演出及網上公開分享會。演出在一個迷你倉進行,遙控車靠迷你倉公司的Wifi連繫上網。觀眾我們自行研發的網絡平台上登入遙控車後,他們可於真實環境中自由穿梭、使用文字轉語音功能與現場表演者交流,向表演者發問問題或讓她說出自己希望聽到的故事。

反思第一階段的創作經歷和觀眾回饋後,我們希望可令遙控車變得更靈活、反應時間更快、更不需要依靠Wifi網絡。突破這項技術,代表我們可讓遙控車行走5G網絡,代表遙控車可走到室外,甚至世界國地。另外,我們亦將文字轉語音功能轉為直接說話,減省打字時間;同時加入RFID掃描,讓遙控車有更多方法,與被放置在真實世界的各種物件互動。表演方面,代表我們在參與觀眾的體驗構作上,更邁向開放世界電子遊戲的結構;尋找適合這種混合互動模式的表演及敘事形式。

由《遙距在場》開始,至今三年過去,疫情也退卻了。我們可以在實體空間再次相聚... 今天,尋找這個形式獨特之處,拷問為何劇場未必是裝載這模式的最佳領地,變成我們作為創作人的最大挑戰。在一個網上遊戲已逐漸被更多人認同為藝術媒介的時代,我們又能如何向他們學習,為未來表演帶來更多變化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