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製作將藝術帶進城市 發掘媒體獨有語言

鄭思珩

文化者
2022年6月5日 星期日
刊登於文化者
「當我們創作的時候,往往不會想它能帶來甚麼影響,希望盡力將它分享出去,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推動其他發展。」

近年香港興起藝術科技之風,艾浩家及李婉晶早於2014年已萌生前瞻性的想法,致力將科技融入劇場創作之中,發掘不同媒體的藝術語言。二人在倫敦大學金匠學院修讀演出創作碩士學位課程期間認識,那時已合作進行一些校內創作,對音樂、科技與環境劇場等題材抱有共同興趣。為了尋找自身的定位及風格,二人其後來到香港成立「天台製作」,最初在本地劇團工作,後來開始進行自己的演出。

藝術新秀獎
藝術新秀獎

將科技套進故事 發掘獨有聲音

現場投映的運用、手機應用程式與網絡程式的編寫,都是「天台製作」的一大特色。李婉晶將團隊創作的基本元素追溯至劇場——以台、燈、聲為主的科技其實一直存在於劇場創作之中,以獨有的語言跟觀眾溝通,同時呼應周遭的環境與故事陳述,她謙稱科技運用並非自身團隊的優勢:「不同創作人都有他們自己鍾愛的說故事方式,而我們將現場投映置於劇場作品之中,因為我們認為它可以提供另一層次來幫助我們陳述我們的故事。」

由劇場走向社會,二人近年自行研發手機應用程式,以環境劇場的方式將藝術科技帶至日常社會。艾浩家笑稱,最初編寫應用程式純粹因為其成本較低,然而所需的創作時間相對較長。「這與劇場中的現場投映類似:我們心中有一個大型、複雜的創作概念,難以實體呈現;於是我們運用相機鏡頭和投影,去轉變舞台和物件的比例,讓當中的難以落實的概念,能夠以另一種模式出現。而在街道上使用手提電話,則讓我們在真實世界上添加多一個層次,呈現於現實社區中難以實行的介入。」

艾浩家及李婉晶
艾浩家及李婉晶

以藝術科技突破城市框架

疫情的出現,在他們眼中成為了一個深入思考和創作的契機,二人去年編寫手機應用程式,將故事的背景轉換至城市,引領觀眾發掘大街小巷的歷史碎片。藝術科技有助突破創作的框架,讓藝術不再局限於特定時間、空間以至受眾的經驗模式,然而李婉晶坦言,發生於城市空間中的場域特定藝術,仍面臨諸多掣肘:「你可以想像,每當你進入一個由政府管理的公園,裡面會有多少『不准XX』的標示?我看過最誇張的一個,上面列出了22個不准做的事。制度上有很多限制與指引,在疫情之後更多,對於我們如何運用城市空間,如何在當中進行創作,其實不是一件容易和自由的事情。」

儘管如此,他們亦觀察到,近年逐漸有更多不同機構的策展人,開始思考如何突破既有的演出框架,重新調配資源,尋找新的方法與藝術家合作,或促成新的合作關係。同時他們也樂於看到,香港的觀眾具有頗高的接受程度,喜歡嘗試新事物,尋找有趣的經歷,從中享受藝術。在種種機會推動下,李婉晶表示:「當我們創作的時候,往往不會去想它能帶來甚麼影響,心態反而接近於:我有一個不錯的想法,希望盡力將它分享出去,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推動其他發展。」

天台製作簡介:

艾浩家及李婉晶在2014年創立「天台製作」,致力發展本地藝術,以香港切身的社會及文化議題出發,製作具特色的跨領域劇場作品,尤其擅長環境劇場及當代劇場模式。二人均於英國倫敦修讀演出創作碩士,曾於倫敦、愛丁堡、希臘、西西里、波蘭、布拉格等地進行創作及演出。近年作品《山下的證詞》、《行為淪喪》、《復仇變奏曲》等屢獲IATC (HK) 劇評人獎及香港小劇場獎等獎項。他們亦着重藝術科技創新及跨界合作,親自編寫電腦程式,發展嶄新的演出模式。

艾浩家及李婉晶
艾浩家及李婉晶
刊登於文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