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製作乃香港專業劇團,製作具當代特色的跨領域劇場作品,表演多以中英雙語進行。想了解更多關於天台製作,購票及學校戲劇教育計劃。/Cantemus Domino gloriose enim magnificatus est: equum et ascensorem projecit in mare/天台製作 • 香港專業劇團

天台製作香港新晉劇團,製作具前瞻性的當代雙語劇場

香港專業劇團

天台製作由艾浩家(英國)及李婉晶(香港)於2014年成立。我們以香港本地切身的社會及文化議題為題,創作具特色的原創作品。我們的作品多以編作劇場的模式進行-開始並沒有劇本,以互文的方式將訪問得來的文字、已存之歷史檔案及記錄、劇作、宗教哲學、學術理論、及演員的自身創作等組成文本;選擇運用多元,及多角度的文字,是因為我們理解沒有任何單一陳述能解釋複雜的社會文化議題。此外,創作團隊亦經常進行跨領域合作,讓創作過程可糅合不同的劇場領域;從現場音樂到實時影像投影、甚至以手機應用程式,與觀眾進行的現場互動。

演員訓練及劇場教育

在創作專業劇場作品以外,我們亦與學校及年青演員合作,推廣當代劇場訓練模式;課程中融合新穎的劇場創作及製作手法,讓劇場教育比籠統的「教drama」學得更多、達致更遠。天台教育團隊會為學校個別打造合適的教程,讓學生從專業劇場創作人身上學習,獲取第一身的實用技巧;讓學習過程理論與實踐兼備。而創辦人艾浩家及李婉晶的國際背景和視野,則可讓我們靈活遊走於雙語之間,以及帶來獨特的經驗和知識。

推進創新科技

創作中,我們嘗試運用科技,以嶄新的手法突破現場表演的界限,同時讓劇場不失其獨特的現場感。每次的演出,我們都以不同的手法將科技揉合於舞台美學設計當中;例如在近期作品《山下的證詞》中,創作團隊以即場攝錄轉播(Live feed) 加上色彩嵌空(Chroma key)的影像合成技術、人偶、照片播報(slide show)和演唱等多種媒介,探討南亞裔香港人的歷史及生活實況。是次演出的舞台美學及技術應用獲得不少好評;另外,天台製作亦屬少數能夠親自編寫手機應用程式,並將其應用於作品中的劇團。

劇場中的手機應用程式

2015年,在創團作品《行為淪喪》中,我們運用手機應用程式帶領觀眾遊走新蒲崗,然後再領到劇場觀賞第二部分的現場演出。2017年,我們編寫了一個全新的手機應用程式演出《消失的海岸線》,以環球定位技術及本地電話號碼,讓觀眾自由遊走及探索油麻地;大大提升了演出的規模和手機內的互動性能,讓演出和應用程式獲得一致的好評。及後,創辦人亦因是次演出被邀請主講不同的講座,分享有關的創作經驗;以及被日本歌德學院邀請到東京作交流計劃。

關於天台製作

早在天台製作成立前,創辦人已於倫敦已一起進行創作。除了於修讀演出創作碩士的倫敦金匠學院內製作演出外,創辦人亦曾到西西里及希臘,與當地藝術家交流及創作演出。

香港的劇場作品

我們的首個作品與同流合作,帶領學生們編作一個潛入式劇場,並於同流位於新蒲崗的黑盒劇場演出,而天台的創團作品《行為倫喪》亦於同一地點演出。我們一直以編作模式創作,並在2017年作品《不是女僕》中(一條褲製作「第一屆記錄劇場節」展演作品),首次將訪問內容加入到文本當中,令作品更直接扣連至社會狀況。此創作模式延伸至2019年作品《山下的證詞》,我們亦希望透過我們的作品,可起用更多來自不同背景的演員。